文:尚宏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成本管理常見問題
基本概念篇
※ 成本管理會計與一般傳統財務會計有何不同?
答:傳統財務會計,著重於符合法令與會計準則之財務報表編制,其主要是為提供予股東、證交所等外部使用者之用。成本管理會計,係依照自我組織的特性與需求,進行蒐集、衡量、分析並報導管理上所需的各項成本管理資訊,以提供組織內的管理階層進行決策判斷參考用。
※ 傳統成本制度有哪些常見的問題?
答:1、無法針對產業環境快速變動,因應調整;2、無法配合組織內部的管理制度與工具;3、成本交叉補貼現象嚴重;4、無法找出獲利型產品與客戶;5、產能責任歸屬不明;6、研發專案成本效益難以評量;7、品質成本與獲利關係不明;8、缺乏持續改善資訊。
※ 理想中的成本管理系統,應該可以如何幫助組織管理成本?
答:保守型的成本管理系統,主要在於進行組織內之成本控制,為確保組織成本處於合理或可接受的範圍內。積極型的成本管理系統,主要在發掘產品或服務之獲利點,以主動提供組織最佳化利潤結構之決策資訊。
※ 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有何不同?
答:標準成本是基於正常或理想的生產水準下,所應有的生產成本,一般適用於如飲料業、通用化學製造業…….等大量、制式、計畫性生產之產業,其與實際成本的差異,可做為成本改善之參考,亦為標準成本制中重要的管理工具。
※ 如何區分直接與間接成本?
答:直接成本,係指其成本的發生與耗用,可直接歸屬至特定的成本標的,如直接原料、直接人工等。反之,無法直接歸屬至成本標的者則為間接成本,如廠房租金、總經理薪資等。而其區分不一定與傳統會計之分類相同,如會計上之直接人工,常常包含了生產線領班、值機人員定期保養、作業員教育訓練……等間接成本,故其仍應以該成本實際發生習性,並考量分析需求再行定義區分。
※ 每個組織都需要成本管理會計資訊嗎?
答:透過提供管理者攸關且正確的成本管理資訊,方能避免管理者被錯誤的成本資訊誤導,以做出正確的決策判斷。